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申通地铁难享改革利好 资产注入遥遥无期 由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管辖

申通地铁难享改革利好 资产注入遥遥无期 由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管辖

2025-05-12 00:22:47 [百科] 来源:语创云舍

  在本轮上海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申通申通地铁(行情,地铁 问诊)不会带来惊喜。

  申通地铁(600834.SH)是难享国内第一家从事轨道交通投资经营的上市公司,由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管辖。改革但在目前上海开通的利好14条地铁中,仅有最早建设的资产注入一号线注入了上市公司,其余仍然全部在其大股东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申通集团”)旗下。遥遥这与上海机场(行情,无期 问诊)的困境存在一定相似之处。

  但两家企业的申通不同分类,决定了其改革的地铁前景。按照7月7日上海市国资委发布的难享《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简称“《意见》”),其所属的改革基础性服务业仍然可保持国有全资或控股,因此申通地铁引入非国资以提高运营效率、利好追求经济效益的资产注入可能性非常小。而申通地铁在分类监管中被划分为保障类企业,遥遥也就是优先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意味着在本轮改革的三到五年周期内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同业竞争不会变化。此外,申通也明确不存在股权激励的计划。

  在此前上海市国资系统的改革中,地铁资产能否注入得到过不止一次关注。但高昂的建设成本下,上海其他的地铁线路大都处于亏本的状态,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尴尬的申通地铁

  上市十多年来,申通地铁一直仅有上海最早一段地铁的部分资产。

  2001年,申通地铁借壳凌桥股份上市,成为唯一一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上市公司,注入的资产是上海地铁1号线列车、售检票系统以及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站段十年的经营权(目前延长至2021年)。

  尽管上海1号线此后延伸到了宝山区的富锦路,但这些段落的运营权、站台和售检票系统一直没有注入上市公司,此外1号线全线的机电设备、隧道、轨道同样不在上市资产之列,上市公司资产仅占到全线资产的23%。申通地铁曾经在2006年试图募集30亿元将机电设备、隧道、轨道等需要与集团进行关联交易的业务装入上市公司,但被证监会以“注入资产无显著效益”否决。

  目前整个1号线租用大股东车站、机电设备、隧道、轨道等资产都以支付资产使用费的形式向申通集团租用。申通地铁去年年报显示,去年资产使用费为9303.93万元,占到了总成本的16.43%。

  而集团过去几次调整资产使用费,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非常明显——2006年资产使用费从130元/列大幅上升到1250元/列,2011年又大幅降低至468元/列。其结果便是上市公司全年需要支付的资产使用费相隔一年便可差距上亿元。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新的地铁线路不断投运,乘客在1号线的平均乘距下降导致平均票价下降,营业收入也在不断走低——2008年申通地铁营业收入为8.8亿元,而去年已经降至约7.17亿元。

  这一情况还会随着更多新线路的投运而加剧。上海地铁开工了的线路已经排到了20号线以后,远期规划将达到33条线。这当中有至少三条线路会与1号线出现换乘,将会进一步分流1号线乘客,其平均乘距还可能进一步下降。

  资产注入难度大

  除了1号线,申通集团目前拥有的运营和在建的线路有18条。为了解决新增线路对1号线上市部分的分流,其他线路的资产装入前景一直备受关注。

  不过申通集团在去年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出台后就明确表示,由于集团的新修线路成本远远高于1号线,因此目前大部分都还是亏损状态,装入上市公司的难度巨大。有证券机构曾调研过申通地铁,认为上海地铁整体上市的难度大于逐步上市。

  有交运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上海地铁中,仅有2号线的盈利水平可能与1号线相近,一方面是因为2号线连接两大机场、火车站、市中心,客流量比1号线更大,另一方面2号线建设时间在现有线路中也较早,成本远低于近年来才建成甚至开工的线路。

  有建议称申通地铁可参照港铁或新加坡地铁的模式。港铁是通过装入地铁沿线的地产和物业增加非票价收入。而新加坡地铁则是从成本环节入手,国资管理公司向上市公司超低价租赁这些资产,与上海机场希望推动的作价出资相似。

  但这些思路在本轮上海国资改革中并未体现。按照上海国资分类监管名单和《意见》,申通地铁所属的基础服务业仍将可以维持现有的国资持股比例。年报显示,申通集团和上海城投前两大股东占到了60%以上,目前仍然是国资绝对控股。

  在集团资产无法注入、现有资产营收走低的情况下,申通地铁也在发展地铁之外的业务,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在7月10日,申通公告确认其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地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已经被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列入新一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之一。

标签:申通地|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4%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4%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3月27日,国家药监局公布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24)。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药品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共 ...[详细]
    • 吉林白山:约谈14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

      吉林白山:约谈14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为规范保健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8月25日,吉林省白山市市场监管局依据《白山市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行政约谈工作制度》规定,组织召开全市保健食品 ...[详细]
    • 首届东北三省一区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举行

      首届东北三省一区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举行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为推进市场监管部门勘查取证工作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区域协同执法优势,提升执法效能,近日,首届东北三省一区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在长春举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详细]
    • 天南星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三)

      天南星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三)1.6其他成分除了以上报导的化学成分外,中药天南星中还富含许多其他成分,如脂肪酸类、挥发油类、糖等。2001年, 李绪文等在利用乙醚回流提取,并通过GC-Ms在东北天南星根中检测并鉴定出16种脂肪酸成 ...[详细]
    • 为就业插上翅膀 让梦想扬帆起航_

      为就业插上翅膀 让梦想扬帆起航_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一份称心的工作,更是青春之梦的起点。在滁州,一场关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暖心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年以来,我市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 ...[详细]
    • 深圳开展校外配餐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技能竞赛

      深圳开展校外配餐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为保障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提升校外配餐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8月24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举办2024年深圳市校外配餐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技能竞赛,30家校外配餐企业的60 ...[详细]
    • 巴西制定并发布饮料质量标准

      巴西制定并发布饮料质量标准2021年5月13日,巴西联盟官方公报发布第123号条例,制定饮料标识和质量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 规定饮料涉及范围,包括:复合饮料、茶、软饮料、苏打水及相关的固体和液体饮料;2. 复合饮料等的定义 ...[详细]
    • 吃临期食品,游走在美味与变质的边缘

      吃临期食品,游走在美味与变质的边缘近年来,无论是在超市、进口食品商店还是网上食品店,特价出售的面包、捆绑销售的酸奶、低价打折的零食等临期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临期食品市场一片红火。有人认为临期食品既安全又划算,也有人认为吃临 ...[详细]
    • 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机器人概念全天活跃

      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机器人概念全天活跃三大指数全天窄幅震荡,小幅收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182.38点,跌幅0.22%,成交额3406.37亿元;深证成指报10915.50点,跌幅0.10%,成交额5242.38亿元;创业板指报218 ...[详细]
    • 浅谈提高食用盐添加剂稳定性的几点措施(二)

      浅谈提高食用盐添加剂稳定性的几点措施(二)3.1.2 增加温控装置考虑到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加药桶在未做好保温措施的前提下,碘酸钾容易析出,易造成碘酸钾的含量波动。在新建加药装置的加药 ...[详细]
    热点阅读